江西新华:在改革创新中铿锵前行

发布时间:2017-05-20 来源: 阅读次数:145

▲江西新华组织的“护苗2017”活动

江西新华:乐平新华书店

上饶市新华壹品书吧水南街店

江西新华:南昌广场购书中心

江西新华与中国出版集团合作打造的北京新华联合物流中心

     1949年9月1日,在刚刚解放的英雄城南昌,江西省新华书店宣告成立,赣鄱大地从此掀开了出版发行事业新的篇章。68年来,在“艰苦奋斗、拼搏向上、爱岗敬业、服务奉献”的新华精神指引下,江西新华书店以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满足读者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全民阅读为己任,坚守文化追求和使命,同时积极挺拔主业,做大发行,推进文化与市场、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教育的融合,加快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从最初只有几间小门店和十几名职工的小书店,发展为如今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可以说是沧海桑田、惊天巨变。2016年,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实现销售净收入71.17亿元,利润5.67亿元,拥有总资产74.7亿元,净资产52亿元,经济效益排名全国同行业第3位,综合实力排名全国同行业第5位,稳居全国同行业第一方阵。

     社会效益为先 服务读者为本

     社会效益是江西新华矢志不渝的追求,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为先、服务读者为本的理念,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发挥国有企业出版物发行渠道的阵地和窗口作用,积极满足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挺拔主业,推广全民阅读。

     多年来,江西新华高度重视主业发展,不断加大对一般图书销售业务的拓展力度,投近数亿元对全省的重点门市进行改造升级,扩大卖场面积,完善硬件设施,丰富图书品种,并实施“星级门店”“星级营业员”管理制度,推进全省门市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建立找书服务、送书上门、电话购书等服务措施,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优美温馨、充满人文关怀的购书场所,也有效提高了新华书店的服务水平。为做大销售规模,江西新华主动转变“坐堂等客”的经营方式,大力推行“行商”的经营理念,出台了《江西新华发行集团一般图书店外销售奖励制度》以及“一般图书销售月度排名”“一般图书销售经理末位淘汰制”等激励和奖罚制度,组织服务团队走出去、走下去,深入到工厂、机关、高校、图书馆等单位拓展团购、馆藏图书、大中专教材、职业教材等市场,同时建立读者俱乐部,拓展提书券业务,不仅主动为读者提供服务,而且为读者搭建了交流沟通的平台。

     着力抓好政治读物和重点图书的发行工作,特别是2016年在全省卖场设立图书专柜,加大主旋律图书发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两学一做”主题图书等出版物发行200多万册,成为广大读者购买主旋律图书的首选之地,第一时间满足了读者需求,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为了适应体验经济时代读者的需求,江西新华还通过创新营销方式,积极推广全民阅读。近几年来,江西新华与王蒙、阎崇年、曹文轩、杨红樱等众多国内知名学者联手,为读者奉献了数百场签售会、见面会、文艺沙龙等互动性文化活动,极大激发了读者的热情。大力开展主题性、系列化读书活动,连续坚持数年在全省卖场开展“暑期第一本好书”活动,精选数百种少儿图书利用暑期时间段向全省青少年儿童宣传推荐。争取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9个省直厅局的支持,在全省中小学开展“绿书签·护苗行动”,组织作家进学校开展公益讲座,2016年活动超过200场,为中小学生读者带去了各类优秀少儿图书,护助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掀起了中小学的阅读热潮。活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多次予以宣传报道。

     创新体制机制 焕发企业活力

     江西新华可以说是全国新华书店系统体制创新的先行者和排头兵。早在1990年,江西新华就率先在全国同行业设立了第一个省级图书批销中心,随后逐步实施全省门店的连锁经营,建立了现代化的物流中心,统一了全省图书经营的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向集约化、规模化、连锁化的道路发展。这项重大改革举措,从业务层面为江西新华搭建了书业现代化发展的管理体制,而且为全国新华书店系统的改革作出了示范,对行业发展影响深远。

     进入新世纪之后,江西新华体制创新的脚步不曾停止。2006年,江西新华积极影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体制改革的要求,成立了江西新华发行集团,对全省新华书店人财物实现统一管理,管理体制得以进一步理顺,形成了全省一盘棋的新格局,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在企业内部进行了“三项制度”改革,激发内生活力,并逐步从单一的出版物发行企业,向出版物发行为主、多元经营为辅的综合性文化企业转型,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2009年,江西新华顺应资本浪潮,成功改制上市,从一家老国企转变为一家公众公司,进一步向现代化企业迈进。在这个阶段,江西新华立足长远发展的战略考量,集中力量开展市场化业务,围绕主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其中江西新华重点培育的三方物流业务已经成为同行业规模最大的物流产业,年销售最高超过11亿元。从2009年改制上市到2015年,江西新华走过了一段高速发展时期,利润年均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集团的净资产、总资产、货币资金余额等核心指标,都实现了大幅增长,可以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互联网时代需要新的管理思想和企业组织,江西新华因势而变,近几年进一步加大了体制创新的力度,其中核心的举措就是激活终端,让管理更加贴近市场。江西新华改变以往工资总额固定的管理办法,实施工资总额浮动管理制,集团旗下各市场化业务单位在完成当年任务指标的情况下,可以从超额利润中提取5%作为奖励,重点奖励业务“一把手”和经营骨干,最大限度激发经营团队的积极性。推进扁平化管理,针对大中专教材、教育装备、在线教育等竞争充分的市场化业务,成立项目部或子公司,在人财物方面充分授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充分发挥其管理和经营的灵活性,提升市场竞争力。江西新华还积极探索实施员工持股制度,在新华瑞章科技有限公司中拿出一部分股权,优先配给公司的经营层和业务、技术骨干,实现企业利益和经营团队利益的深度捆绑。这些体制创新的举措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江西新华的教育装备业务从2015年开始起步,2016年实现销售就达2亿多元,江西市场份额超过30%;图书拓展部5人的小团队,创造利润近200万元。

     实施空间转型 建设新型书店

     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版发行业既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经营模式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读者的消费和阅读习惯不断向移动终端转移。在这种形势下,江西新华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实际,大力推动实体书店转型。

     江西新华以打造新型文化基础设施为目标,推动传统的新华书店卖场向体验式城市文化空间转型。结合“腾笼换鸟”和前店后库改造工程,推进全省卖场的改造升级,从卖场的空间设计、硬件设施、业态布局等几个方面,推动传统的以出版物销售为主的卖场,向复合式的综合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体验空间转型。2016年,完成了九江文化综合体、新余文化综合体以及十几家县级中心门店的改造。这些经过改造后的卖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比如新余文化综合体,改造开业前两天销售收入较改造之前销售提升近10倍,当地党政领导都给予非常高的评价,读者也非常欢迎。按照规划,江西新华将在“十三五”时期重点推进南昌市八一广场购书中心和上饶、宜春、赣州、萍乡、吉安等地文化综合体的建设,以及景德镇陶瓷书店、婺源乡村书店、庐山旅游书店、吉水杨万里书店、高安大观楼书店等特色主题书店的建设,同时完成全省所有县级中心门店的改造,按照连锁不复制的思路,结合各地文化底蕴和特色进行差异化的呈现,目标就是打造高品质的城市文化空间,增强卖场的文化感和体验感,实现“两个效益”的同步提升。

     与此同时,江西新华对书店的软件进行配套和提升,采取软硬结合的办法,形成经营闭环,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开展大量体验式营销活动,通过名人作家的影响力和创意主题活动,为卖场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核,将新华书店塑造成文化体验的平台。2016年,江西新华组织开展了近400场文化活动,从作家签售到文艺沙龙,从时下火爆的朗读到图书分享会,为广大读者带来了一道道文化大餐,把互动社交、文化体验的品牌理念深深植入了读者的思想。

     打造六大平台 引领转型升级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出版发行业的经营模式和生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互联网+”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为了适应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模式的变化,江西新华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互联网+”为主力路径,确立了打造六大平台引领转型升级的格局。其六大平台分别是城市文化综合服务平台、出版物发行行业物联网平台、“新华壹品”校园文化综合服务平台、新华云智慧教育平台、O2O新商业模式交易平台、智慧物流配送平台。六大平台的打造将推进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教育、文化与市场的融合,是江西新华未来转型升级,引领集团新一轮发展的战略举措。

     出版物发行行业物联网平台是其中最具科技含量的平台。该平台的核心理念,就是把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出版发行业,通俗讲就是为每本书嵌入一个“电子身份证”,让每一本的生产、运输、销售都形成数据和可追溯,从而实现智能化的管理。

     江西新华在2016年年初经总局有关部门同意,获得了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第一套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的制定权。通过去年以来的持续努力,在去年年底向总局提交了《新闻出版领域物联网框架体系标准》初稿并获得高度评价,同时江西新华建设的“物联网出版融合实验室”获评总局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是全国新闻出版业20家重点实验室之一。目前,江西新华正在从实验室应用转向实际应用,把《框架体系标准》先在江西的出版发行业进行试点应用,将物联网相关技术和解决方案植入出版、印刷、物流、门店的全流程,探索“物联网+图书+大数据”的新型智能化出版物流通模式。在这之后,将根据实景应用的效果,进一步完善《框架体系标准》,今年年底前向总局正式提交。这个平台的建设,将有效解决行业缺乏大数据支撑、防伪追溯技术手段薄弱、盗版、地区之间无序串货等一系列痛点。而平台最终的建设目标,是要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搭建面向全国出版发行业的智慧出版发行行业云平台,开放共享,产业链上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从平台上实时调取数据,实现行业管理的智能化、数字化、定制化,其价值巨大,可以说将带来出版发行业的一场技术革命。

     江西新华68年的发展,成就斐然,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蝉联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入选“世界媒体500强”“中国服务业500强”,还荣获“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新华书店精神文明示范单位”“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单位”“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全国先进物流企业”等荣誉称号,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在新华书店成立80周年的新起点上,在新技术、新模式急剧变革的时代风口上,江西新华深感责任重大,将一如既往保持务实和创新的精神,站在新起点,树立新观念,提升新标准,展示新形象,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继续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把集团打造成中国书业融合发展的领跑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